一、学科简介
(一)设计学(140300 学术型硕士)
设计学硕士点于2007年开始招收首批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团队具有设计艺术、计算机、理学等学科背景,是一支交叉融合的教师队伍。学科以交互设计为特色,注重科技与创意融合,强调设计思维和设计创新。重点培养面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设计服务业以及国家企事业单位,具有设计研究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学科承担大量的信息交互设计与评估、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媒体创意设计的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事业横向项目,获得多项专利,研究生发表数十篇SCI、SSCI、A&HCI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德国iF设计奖、国际用户体验创新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国内外重要赛事中获奖百余项。
招生方向:
01 信息交互设计
02 智能产品设计
03 数字媒体内容设计
(二)设计(135700 专业型硕士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艺术(设计艺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于2014年开始招生,2024年调整为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点。根据国家面向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交互体验、产品创新、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依托太阳集团欢迎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学科优势,培养面向信息时代,具有新的人文、艺术、科技观念和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与设计复合型高层次设计精英人才。倡导前沿性、交叉性、高起点和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思想,从科学技术与艺术人文的综合视角,重点培养员工设计思维与艺术表达能力,以及数字影像的策划、制作与实现能力,发掘员工在艺术、管理与策划方面的潜力,为员工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综合性的创意能力,培养员工成长为跨界领军人才。
招生方向:
01 交互体验
02 产品创新
03 数字媒体艺术
04 (非全日制)艺术设计-交互设计与产品创新
05 (非全日制)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创作
2024年suncitygroup太阳集团硕士专业目录见:
https://yzb.bupt.edu.cn/content/content.php?p=8_4_7
202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见:
https://yzb.bupt.edu.cn/content/content.php?p=8_4_581
二、研究方向
(一)设计学01 信息交互设计 / 设计01 交互体验
招生导师:侯文军、吕菲、吕美玉、盛卿、谭剑、李铁萌、秦宪刚、李润楠(专硕导师)
本方向面向虚拟/增强现实、多模态交互、信息可视化等智能交互,将人工智能与艺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主要开展交互设计理论和模式、交互体验评价、交互式创新系统开发、信息可视化方法等研究。培养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设计思维、数据分析能力和设计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方向的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还承接了苹果、中移动、百度等知名企业的横向合作项目。
导师介绍:
侯文军 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主任,文旅部“交互技术与体验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信部中国用户体验联盟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与体验创新、智能设计。
近年来主要开展技术、艺术与文化交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北京市人文社科重大项目, 教育部及北京市科委项目、苹果、中国移动、中兴、中电集团等100余项研究开发项目。发表人机交互、增强现实、交互评估方面的SCI/SSCI/EI等论文1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30余项。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荣获 HCI International 2018(人机交互国际大会)大奖“最佳论文奖”。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余名。
邮箱:hwj1505@bupt.edu.cn
吕菲 副教授、副经理
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ACM SIGCHI中国执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执委、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委员。
研究领域为交互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优秀)、百度企业合作项目等课题9项,在ACM CHI、IJHCS等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获2019年ACM SIGCHI中国新星奖、2022年iF设计奖。
指导员工获重要设计奖项100余项,包括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北京老员工数字媒体设计大赛一等奖等。获2017年太阳集团欢迎您“爱心使者奖”、2019年学院“优秀班主任”、2020年太阳集团欢迎您第十五届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
邮箱:FeiLyu@bupt.edu.cn
吕美玉 副教授
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suncitygroup太阳集团设计系支部书记,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成员,中国图学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图学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用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设计、增强现实设计、三维数字化模型设计。主持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与省部级项目多项,指导员工多次在国内外设计竞赛中获奖。
邮箱:meiyulv@163.com
盛卿 副教授
设计学、设计专业硕士生导师,“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交互与体验设计中心主任,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获得者,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家团队青年研究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业工程设计》专家委员,国家级奖项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交互设计、数字色彩、品牌形象、文化遗产创新设计。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共中央台办项目以及华为、海信、老百姓大药房等10余项横向课题;发表7篇CSSCI论文,10余篇EI、北核论文;出版专著1部,翻译出版信息设计图书3套;获国家专利授权20余项;设计成果服务于国家重要政治活动以及雄安新区;数十套设计作品已上线或上市。
获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四十周年优秀科技工作者,国艺杯两岸三地艺术设计邀请展教师组金奖;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四),太阳集团欢迎您张跃奖教金;指导员工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奖100余项,连续5年获评太阳集团欢迎您老员工创新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邮箱:shengqing@bupt.edu.cn
李铁萌 副教授
博士,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北邮“1551”托举人才。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常务委员,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委会委员,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可视化竞赛主席。
研究方向:大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计算、沉浸用户界面(VR/MR)、自然手势交互。
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社科重大、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数据可视化与人机交互领域的重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SCI / EI / CSSCI),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译著1部。指导员工国内外重要竞赛获奖80余项,包括PacificVis2020亚太可视化会议-Data Storytelling Contest 冠军、IEEEVR2023国际虚拟现实大会-3DUI Contest 最佳作品提名奖、等,被评为“北邮创新实践工作突出贡献指导教师”。获太阳集团欢迎您“师德标兵”、“四有好老师”、“优秀研究生育人导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希望招收有一定编程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踏实认真、学习能力强的员工。
邮箱:tiemeng2000@163.com
更多信息:https://buptvis.notion.site/
谭剑 副教授
博士,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虚拟仿真和游戏智能设计。长期从事运用互联网HTML5、UE、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服务各类传播交流平台或虚拟仿真推演工作,承担游戏人工智能设计、互联网大数据、互联网VR产品设计与开发等课程教学。主持解放军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多项。希望招收有明确意愿从事3D游戏设计、虚拟仿真和游戏人工智能研究,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或者电脑艺术创作能力的员工。
邮箱:vrearth@foxmail.com
秦宪刚 讲师
博士,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欧盟地平线玛丽. 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学者(MARIE SKŁODOWSKA-CURIE Fellowship),哥本哈根商学院数字化系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智能交互与体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第13.6(人-工作交互设计,HWID)工作组副主席。
研究方向:交互式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与度量。
2006年博士毕业后先后在西门子(中国)研究院用户界面设计部(UID),中国移动研究院和联想移动集团从事用户体验设计与测量等相关工作近10年。目前在太阳集团欢迎您智能交互设计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1项欧盟项目、多项企业合作项目。
邮箱:qinxiangang@bupt.edu.cn
李润楠 特评副研究员
博士,特评副研究员,设计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于微软亚太研发总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模态智能人机交互设计。
共发表CCF推荐的期刊、国际会议论文28篇,其中第一作者身份完成6篇,h-index 13;获两项国际认证专利,其中第一申请人一项;主持、参与研发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研究项目5项。博士后阶段在微软先后主持、参与了中文智能语音合成项目、微软口语评测系统项目、微软虚拟人项目的设计与开发,项目成果被微软Windows,Office,Bing,Edge,小米,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华为等领先企业广泛采用。并于2021年获微软全球Hackthon大赛亚太地区优胜奖、全球执行优胜奖第二名。
邮箱:runnan.li@bupt.edu.cn
(二)设计学02 智能产品设计 / 设计 02 产品创新
招生导师:李霞、孙炜、汪晓春、由振伟、郗小超
面向信息社会的智能化趋势,通过学科交叉、系统整合的创新思维能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结合,开展智能设计模式研究和智能产品创新设计。研究内容:智能产品设计研究、智能交互装置研究、现代科普产品设计研究、服务设计等。
导师介绍:
李霞 教授
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委会理事。《太阳集团欢迎您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工业工程设计》专家委员。
研究方向:包括色彩研究与设计、数字媒体交互设计、文创产品与品牌形象设计等。出版专著《UI交互色彩设计》、《二十四节气色彩设计》。主持过多项省部级项目,及与中国移动、中兴通讯、新华网等大型企业的合作项目。
邮箱:lixia1@bupt.edu.cn
孙炜 副教授
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曾先后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和海尔集团任设计师,有较为丰富的实际产品设计开发经验,其所设计的汽车现在市面上仍可以见到。
研究方向:创新设计思维、智能产品体验设计
人才培养注重从思维模式视角提升创新能力。主讲“设计方法”、“产品体验设计”、“智能产品设计”、“设计美学”等课程。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太阳集团欢迎您第12届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
实验室专注于设计思维对于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和智能产品体验设计与开发,发表多篇相关CSSCI和EI论文。参与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主持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出版专著《场景体验设计思维》。
邮箱:sunweycang@163.com
汪晓春 副教授
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任智慧养老50人论坛专家组成员、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计专家委员会设计专家委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员。
目前研究方向和兴趣为:系统创新、老龄设计。设计实践主要聚焦在:教学环境设计、信息产品的创新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多篇CSSCI收录论文。
工作室专注老龄设计与创新,致力于运用设计思维提供创新,包括产品、服务和体验,帮助老人构建积极的晚年生活,注重设计思维、系统设计、品牌设计等相关知识的融合创新,致力于将设计的产、学、研结合,做深入系统的设计。
邮箱:wangxc2000@bupt.edu.cn
由振伟 副教授
博士,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德国设计协会会员,日本设计学会会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理事,现任北邮suncitygroup太阳集团设计系系主任, 美国期刊Art and Design Review主编。
研究方向:智能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设计心理学及用户行为研究。
承担北京社科基金《通过服务系统设计改变北京市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研究》等10项课题,发表SCI论文8篇,SSCI论文1篇,出版教材5本、英文专著2本,2018年获意大利A’ Design Award银奖,2023年获iF奖2项、红点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2018年指导员工获中国红星设计原创奖金奖,2020年指导员工获全国大创年会最佳创意奖,2023年指导员工获美国Muse设计奖金奖。
邮箱:1478305799@qq.com
郗小超 副教授
博士,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学术研究领域涉及设计符号学、中国传统文化及认知心理学。承担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项校科研能力行动计划项目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并在教学实践中与蚂蚁金服、蓝湖、世喜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发表A&HCI、CSSCI论文3篇,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eties of Design Research 2021国际会议论文审稿人;2022年获iF Design Award;指导员工获国内外设计奖项20余项,包括2018年红点概念设计奖、金点概念设计奖、国际用户体验创新大赛(UXPA)二等奖、北京市老员工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
研究方向: 器物造型研究、具身认知语义研究及智能产品设计研究。
邮箱:xixiaochao@bupt.edu.cn
(三)设计学03 数字媒体内容设计 / 设计03 数字媒体艺术
招生导师:贾云鹏、黄悦、高盟、王海智、郑晓慧、李萌、王楠
本方向以“数字创意×信息科技”为理念,以影像动漫等数字视听为呈现形式,以智能终端为载体,探索科技赋能下数字艺术的创作与创新,在智能交互影像、虚拟现实影像等领域取得了前沿性研究成果。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融媒体设计、影像内容创作等理论教学和国家纵向课题、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使员工掌握数字影像动漫内容创作、VR/AR内容设计制作、人工智能影像创作等实践能力。对口移动互联网行业、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娱乐行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艺术创造力、技术研究力、创作执行力、创新自驱力、团队协作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数字创意产业输送中坚力量,为创新创业领域培养优秀骨干。
导师介绍:
贾云鹏 经理,教授
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首届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学名师,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先进影像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剪辑协会短片短视频艺委会副主任,现任suncitygroup太阳集团经理。
主持教育部新文科教改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得北京高等公司产品成果一等奖;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创作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纪念红军长征VR作品《伟大的征程》等。长期从事数字影像领域的创作、教学与研究工作。
邮箱:xibei156@bupt.edu.cn
黄悦 教授
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第三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英才,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青年英才。兼任全国文艺家协会神话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辑专家委员会“神话组”专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华文化学院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人类学、比较神话学,重点关注中华优秀文化符号的当代转化和跨媒介、跨文化传播,已出版专著一部,译著三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国家级重大课题3项,北京市重点课题3项,已完成北京市项目“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传统符号研究”,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讲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慕课1门,曾获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奖,获评北京市优秀本科课程主讲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曾在中国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主讲系列节目《神话里的中国》、湖北卫视主讲《非正式课堂》,并长期担任央视动漫、央视纪录片频道的项目文化顾问。
高盟 副教授
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国内首批数字艺术博士,中国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委员;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视频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先进影像专委会委员,达芬奇全球认证导师,团中央“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术大赛总决赛裁判员。
研究方向:影视与新媒体内容创作,5G VR影像创作等
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出版教材2部,专著2部,授权国家专利3项,多次获得北邮老员工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参与过20多部院线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主要从事影视动画、短视频与新媒体内容创作,VR和未来媒体、影像方面的研究。
邮箱:gmgm5000@126.com
王海智 副教授
博士,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11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一项,省部级9项。发表论文10余篇。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数字媒体展示形态,以及不同设计形式的传播效率研究。
邮箱:haizhi@bupt.edu.cn
郑晓慧 副教授
博士,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多项。自2009年入职北邮以来,曾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多篇、国画作品多幅,曾指导员工参加全国、省部级艺术大赛,并获得多项奖项。
研究方向:交互连环画、漫画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邮箱:zhengxiaohui@bupt.edu.cn
李萌 副教授
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数字艺术系主任。
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专业会员。《儿童文学》绘本版专栏作者(2020至今),《文艺报》动画批评专栏作者(2011至今)。
研究方向为儿童绘本的交互叙事、信息艺术设计、动画批评。近年来,她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智能技术对儿童交互体验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伦理问题。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四川动漫研究中心课题1项,主持京东科技合作课题1项、科普信息艺术设计和界面设计课题2项,参与北京市社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若干。
在《装饰》《包装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IASDR等国内外设计学领域重要期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CSSCI、EI、北大核心等)。作为原创绘本作者出版绘本作品5本、作为主创参与动画电影作品1部。
作品曾获奖励(包括但不限于):数字艺术设计作品“Qinghua-Dragon Digital Human Interaction System(青花龙)”获得2023 IF Design Award(合作);绘本《机器人托尼》入选2021年教育部《幼儿图画书推荐书目》,获得2019年冰心儿童优秀图书奖;绘本《番茄换牙记》入选第二届全国动漫美术作品展、获得2020年广电总局原动力动漫扶持计划资助、获得第一届国际金钥匙绘本大赛银奖等。
指导员工获得包括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老员工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一等奖在内的重要奖项60余项。
邮箱:thisislimeng@qq.com
王楠 讲师
博士,设计学、设计硕士生导师。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传媒专委会会员、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Adobe中国认证教师;ACAA中国高级数字艺术设计师;国家艺术基金艺术科技创新人才。
研究方向:扩展现实应用设计与开发,数字媒体理论与实践。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主持多项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著有国内首部VR影像叙事专著《深度沉浸阈VR电影叙事:事件·场境·异我》。在CSSCI《当代电影》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有3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指导员工获全国老员工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中国国际老员工动画节“白杨奖”最佳交互作品奖等160余奖项;多次被评为权威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曾赴英国牛津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韩国艺术综合大学访学交流。
邮箱:wangnan86@bupt.edu.cn